EN
欧宝软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峰:智能六足机器人有巨大应用空间

来源:欧宝软件    发布时间:2024-09-01 15:26:48

  ,以及一款外形酷似鸵鸟的一款仿生双足机器人。该小组成员向记者演示了一款名为“慧伴”的导盲六足机器人,视障人士通过盲杖能够与机器人实现交互,实现自主导航和牵引人避障的功能。据介绍,目前导盲六足机器人已在上海进行室内外的示范性落地试用。

  在大会期间,本报记者正常采访了高峰,就六足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的区别、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高峰对此作出了回答。

  “一般我们会称双足、四足、六足机器人,实际这里有一个中文翻译的‘误会’,准确地说应该是双腿、四腿、六腿。”高峰解释道,当人抬起一只脚时,是靠另一只脚板的大小来稳定身体,而四足机器人,一次性抬起两条腿,靠两只脚板在走路。那么,六足机器人每次抬起三条腿,剩下的三条腿会呈现一个三角形,稳定性更强,可以更加好地保持平衡。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视力损伤或失明人数超过22亿人,其中至少有10亿人存在视力损伤问题,另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预测,全球盲人数量到2050年将增至1.15亿人。从我国来看,目前有1700万名视障人士,如何帮助这部分人群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高峰指出,如果1700万名视障人士全部使用导盲机器人出行,这一个市场规模是不小的。对于视障人群来说,养导盲犬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实际上面临很多困难:一是成本高,使用费高;二是狗的寿命有限,而且不会说话。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导盲犬的数量非常少,总共才400只,这是因为能够培养导盲作用的狗的品种有限,还需要高级训练师来训练,而且狗有自己的脾气与兴趣,这样一些问题都比较难处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做便宜的导盲机器人是有市场的,而且帮助残疾人群提高生活品质、创造就业机会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阳光”事业。

  高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06年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批准成立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为例,去年基地养了100多只导盲犬,“毕业”后40只狗中有35只“就业”,每只狗的培养费用约20万元,进入家庭后每月的生活费大约要花2000元钱,除了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投入精力、时间以满足它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使用导盲犬的门槛是很高的。

  高峰介绍,团队早在2011年就开始从事四足电动机器人的研究,从2012至2017年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基础科学问题时,就开始研究六足机器人。2021年至2022年,在“科技冬奥”面向冬奥会的六足机器人关键研发技术和典型示范应用项目中完成了冰壶六足机器人、滑雪六足机器人等的研发。除了六足机器人,高峰团队的研发产品还包括仿类机器人,如仿螃蟹、仿昆虫、仿蜘蛛、仿鸵鸟等,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例如仿螃蟹六足机器人主要服务于低矮空间作业。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高峰团队共展示了8款机器人,其中5款为六足机器人,3款为两足机器人。高峰表示:“腿式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不同的只是在于自由度、配置等。”

  在高峰看来,开发导盲机器人的趋势在于三个方面:一要好用,即智能化,比如井盖、水坑、台阶、红绿灯等能不能及时地认出来,能不能获得视障群体的信任;二要走路平稳,盲人拿着盲杖或扶手,若机器人身体上下波动是不行的;三是走路噪声得低。高峰指出,“四足机器人的特点是小步快跑,因为它要不停地换脚来保持平衡稳定,但带来的问题是噪音较大,而盲人往往是要靠耳朵来走路的,如果导航工具自身换脚的声音过大的话,显然是不行的,六足机器人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六足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的研究逻辑,高峰将其总结为中医里的“望、闻、问、切”,即能看、能听、能说、力觉四个感知维度。“切”即“力觉”,是指盲人使用盲杖感知,机器人通过盲杖来判断速度是要快还是慢,感知推力就要加快,拽它则降速挂挡;“望”是视觉感知,看环境与障碍物,认识道路;“闻”是听,还有“问”,这两项能力赶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如果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六足机器人身上,那就会更好地实现与盲人的互动,通过自然语言控制机器人,由此打开更多的智能化想象空间。

上一篇: 【48812】澳柯玛六轴工业机器人样机研制成功

下一篇: 渡鸦raven R一个诞生于“最好时代”的六轴情感机器人